以学生发展为价值导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家课改实验要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尝试采用“情境交融,寓教于画”的教学模式。我们以一年级“生活趣事”课为例,谈谈这个模式的实际效果。采用这种教学模式,首先要深入教材,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特色三个方面构思和优化方法,进行整体设计。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对象,激发学生的灵感。只有设计的情境引人注目,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主动甚至不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乐于学习、好学,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经过上次的教学反思,我重新设计了教学设计,效果比上次好很多。
1. 创设介绍情境并引起兴趣
“创设情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为教学过程创造了最好的起点和背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受到情感感染,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例如,在课一开始,我就利用了教材的趣味性:我设计了让学生欣赏动画《搞笑熊》。把学生带入一个快乐、轻松的环境中。
2.利用媒体增加直观印象
要想上好课,就必须利用媒体辅助教学。选择创设情境的媒体应立足实际,根据班级类型、教学内容、学生水平而定。利用电脑、电视、幻灯片、实物投影等展示,增加直观印象,丰富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沉浸在场景中的学习兴趣。教学时,要求学生携带生活中有趣的照片,通过实体投影向大家展示,并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照片。接下来,我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既有意义又有趣的图片。老师问: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有意义、有趣的事情吗?学生们积极响应。
3.用音乐创造情境
音乐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直接、更丰富、更生动的感受。在美术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运用音乐将会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我在教学中设计和使用音乐的方式。学生绘画时播放音乐,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绘画。
4、营造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激发学习欲望
可以开发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潜力。他们善于模仿,喜欢说话。学生画完后,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们都举起了手。语言虽然简短,但基本上能表达你的意思。通过《生活中有趣的事》课程的教学设计,我认为今后应注意以下问题。由于紧张,有些词的质量不高,应更加慎重考虑。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与实体投影的切换不顺畅。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仔细讨论如何画出生活中有趣的事物。最后由于时间原因,课外发展的方面没有展现出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eliza.com/html/tiyuwenda/9425.html